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美空军引入AI平台以强化军事基地威胁感知与追踪

发布日期:2025-06-24

来源:

点击量:

引入AI平台强化威胁识别能力

美国空军空中机动司令部即将部署一款商业人工智能平台,以增强军事基地的威胁识别与追踪能力。据两名知情人士向美国《防务速报》透露,该平台能提供街道级别的威胁情报视图,其定制化设计可帮助军方官员更高效地评估实时风险,例如小型无人机活动,且不受部队部署地域限制。

初创企业获得SBIR合同推进开发

这款AI工具得到了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创新中心(AFWERX)的支持。AFWERX已与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初创企业“基地行动”签署一份直接进入第二阶段的小型企业创新研究(SBIR)合同,助力平台进一步开发。该工具将整合公共与专有数据源及建模资源,目标是可视化呈现全球范围内的物理安全威胁。

应对小型无人机威胁的紧迫性

“对于美国空军而言,我们将基于定制数据集开发功能,用于追踪小型无人机系统事件、分析军事设施周边外国土地所有权,以及评估空中机动司令部沿海基地的港口安全。”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科里·西斯金德在接受《防务速报》采访时表示。

她指出,这一平台的开发直指小型无人机威胁上升的趋势。据介绍,2023年美军100个军事设施(包括加州范登堡太空部队基地)共记录350起小型无人机探测事件,其中就包括一名中国公民非法入侵禁飞空域被抓获的案例。此类事件频发,推动了系统的加速部署。

无人机非法活动构成现实安全威胁

西斯金德强调,这笔合同的达成,源于美国各地军事基地及敏感区域上空频繁出现的未经授权无人机活动,此类行为已演变为严重的国家安全问题。2023年底,中国公民、美国永久居民周银飘(音译)因在范登堡空域违规操作无人机,违反国防空域管理规定被逮捕并起诉,成为此类威胁的典型案例。

针对《防务速报》关于“合同是否直接源于近期无人机入侵事件”的提问,AFWERX发言人罗布·巴杜阿回应称,开放式主题合同的授予基于国防需求、技术路径与商业化潜力。他补充道,美国空军创新单位正加速推动新兴商业技术及军民两用技术的转化应用,以确保美军持续保持全球最强军事力量的地位。

空中机动司令部成为主要客户

根据新签署的SBIR合同,空中机动司令部将作为“基地行动”平台的主要客户。该司令部承担空中运输、空中加油、航空医疗后送及全球空中机动支持的职责,部署这一平台旨在为其全球空中作战任务提供保障。

西斯金德指出:“空中机动司令部的任务团队——包括应急反应分队、应急小组与机场评估小组——常常在传统情报资源稀缺的恶劣环境中执行任务,我们的平台为他们提供了基于数据的威胁情报统一操作界面。”这一平台将有效补充传统情报系统的不足,提升复杂环境下的威胁应对能力。

平台功能将融合多类数据与分析模块

“基地行动”平台正根据美国空军需求定制核心功能,通过融合多维度数据集与专业化分析模块,构建全方位威胁感知体系。其覆盖的关键数据包括沿海基地周边水域威胁、敏感军事设施周边外国土地所有权及收购动态、小型无人机飞行轨迹等,同时结合有效载荷分析与高风险事件频发区域的饱和度可视化处理,实现对复杂安全场景的精准刻画。

平台引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从全球25000余个数据源中自动提取安全相关信息。西斯金德介绍,该系统能处理超过2亿起全球安全事件的数据,可在几分钟内将原始情报转化为可操作的安全评估结果,无需耗费数天时间。这一技术突破大幅缩短了情报从收集到应用的周期,为快速决策提供支撑。

风险评分系统提供实时动态评估

平台创新引入“基地评分动态风险指数”,为空中机动司令部提供量化安全评估工具,即通过单个界面实时监控数千个地点的安全态势,自动识别新兴威胁,并根据实时数据持续更新评分,精准反映最新威胁的严重程度。这一动态评估机制使军方能够随时掌握风险变化,提升应对的及时性与针对性。

西斯金德指出,当前多数威胁情报评分仍依赖简单的高/中/低等级划分,这种方法往往基于黑箱算法或过时的年度统计数据,而基地评分指数通过精确的0-100分量化标准解决了这一问题,可对全球任意地点进行可比性分析。这一量化体系突破了传统方法的模糊性与滞后性,使风险评估更具精准度与横向对比价值。

初创公司军方落地,缩短采购流程

这份SBIR合同是“基地行动”公司首次获得美军正式采购资质。在此之前,该公司主要服务于私营企业,提供企业级安全解决方案。西斯金德表示:“这份直接进入第二阶段的合同,是我们与美国国防部的首次正式合作;不过依托独家采购授权,我们正探索其他可快速创造价值的政府应用场景。”

凭借这一独家采购资格,国防机构无需经过竞争性投标即可直接采购该平台,这一机制明显缩短了采购流程与实际部署周期。西斯金德提到:“由于问题的紧迫性、平台与国防部目标的高度契合,以及直接进入第二阶段SBIR合同带来的流程简化,我们与AFWERX的合作推进极快,整个授标过程不到三个月。”


来源:《Defense Secoop》  日期2025年6月2日

CopyRight  © 2017   NPU.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北工业大学无人系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