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释放美国无人机优势》行政令对美军意味着什么?

发布日期:2025-08-01

来源:

点击量:

行政令出台背景与初步反响

2025年6月12日,在俄克拉荷马州格鲁伯营训练中心举行的无人机系统演习中,第45步兵旅战斗队展示了多种无人机与反无人机系统,反映出美军在该领域的快速演进。与此同时,特朗普总统发布了一项名为《释放美国无人机优势》的行政令。虽然该文件重点关注民用领域,但多位国防与安全专家指出,其多项条款将对军方产生实际影响。

特朗普在行政令中明确提出:“国防部必须能够采购、整合并使用美国制造的低成本、高性能无人机进行训练。”这一条款被解读为推动自主系统广泛应用的积极信号。乔治敦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分析师劳伦·卡恩认为,这是积极的一步,释放了鼓励商用无人机广泛使用、降低测试与训练门槛的政策信号。

专家观点:方向积极,但关键在于执行

安全界和创新投资领域人士普遍认为该令释放了明确市场信号。前国防创新单元采购官员大卫·罗茨德也表达了支持,称这项行政令是支持国家安全与美国创新生态系统的积极且及时的举措,为美企传达了明确的需求信号。

罗茨德同时指出:“方向正确,但长期影响仍取决于执行。”他特别强调,国防部此前在装备采办中因流程迟缓、保密过度而被竞争对手赶超的教训值得警惕,中国大疆在消费级与军事级无人机市场的普及就是典型案例——美方未能及早培育国产替代方案,导致小型无人机市场部分被外国势力占据。

国防部将被要求在90天内提交应用无人机替代方案的报告

《释放美国无人机优势》行政令明确要求国防部开展专项评估:识别那些“使用无人机替代可能更具成本效益或杀伤力”的项目,并在90天内向总统提交报告。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这项报告要求与现有流程存在一定重合,且存在走过场的风险。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顾问马克·坎西安指出,国防部已在预算编制与战略审查中持续进行类似评估,例如陆军取消阿帕奇直升机替代项目、空军加大对协同作战无人机和“复制者”项目的投入,均是转向无人系统的具体例证。劳伦·卡恩则进一步警告,若各军种仅将原本计划淘汰的项目列入评估范围,这项工作可能流于形式,难以真正推动无人机替代的实质性突破。

小型廉价无人机或重塑军力结构

若相关政策得到切实推进,将推动美军更大规模引入可消耗无人系统。劳伦·卡恩指出,若将《释放美国无人机优势》行政令视为加速部署低成本、精准打击能力的工具,有望重平衡当前过度依赖昂贵、脆弱系统的军力结构。她以乌克兰“蛛网行动”和以色列“雄狮崛起”行动为例,说明廉价无人机带来的非对称优势正日益凸显。

卡恩进一步强调:“部署可消耗无人机不应仅以替代传统平台为目标,而应构建与先进装备形成互补的混合力量系统。”这种高低搭配的模式不仅能提升战场灵活性,也符合财政可持续与战略可持续的双重要求。

“蓝色无人机清单”:提升合规平台使用效率

此行政令明确赋予“蓝色无人机”在军事设施自动运行的权限,无需额外豁免。劳伦·卡恩指出,这一条款将减少政策阻碍,加速经认证平台的部署进程。所谓“蓝色无人机清单”,是由国防创新部门主导设立的“白名单”,用于甄别符合安全标准的商用无人机。

尽管该清单有助于解决空域准入问题,但未能触及更深层的采办障碍。卡恩进一步分析:“该命令主要针对空域准入这一已知难题,而非国防部在无人系统大规模部署中面临的结构性挑战。”

政策实施仍需立法和资金支持

专家普遍认为,《释放美国无人机优势》行政令的有效实施,仍需配套立法与资金支持。DroneShield公共安全总监汤姆·亚当斯指出,该行政令在公共安全权限方面存在短板,需通过正式立法填补空白,而这一环节将直接影响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效能。

除立法外,清单动态更新、预算保障与实测条件优化同样关键。大卫·罗茨德补充道,国防部应提高“蓝色无人机清单”的更新频率,扩大合格供应商范围,以增强采购灵活性;同时,他强调初创企业在电磁环境下的测试权限受限,导致难以在真实战场条件下验证系统适应性——这正是美军向乌克兰提供的部分无人机系统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采购支持与预算配套是政策落地的关键

没有采购支持的政策只是空谈。大卫·罗茨德的观点直指行政令落地的关键——《释放美国无人机优势》的实效,离不开采购机制与资金保障的双重支撑。他呼吁特朗普政府为行政令配套三项核心要素:一是专项资金保障,二是稳定的合同渠道,三是明确的问责机制,确保具备技术能力的企业能够切实推进下一代系统的研发与交付,避免政策停留在纸面层面。

来源:《Defense Scoop》|日期:2025年7月8日

CopyRight  © 2017   NPU.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北工业大学无人系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版权所有